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论坛 > 正文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粮食市场的影响
发布时间 : 2010-06-02 11:47
来源 : 华南粮食信息
浏览次数 : 3242 【字体:
背景颜色:
分享到:

近期,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论调一浪高过一浪,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今年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暗示要求人民币升值;3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公开撰文批评人民币汇率机制;4月,美国130名国会议员又联名上书美商务部和财政部,要求对中国施压以迫使人民币升值,甚至要求把中国认定为汇率操纵国

 

在人民币升值与否的问题上,我们应摒弃“美国赞成的,我们就反对”的简单思维。实际上,中国政府持有的2.4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事实,已经表明人民币确实被低估了。人民币低估固然可以刺激出口,但是也会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比如通货膨胀、国际收支失衡、经济波动(见本期财经阅读文章“人民币低估导致“四大皆空”)。当前资产价格泡沫与人民币低估导致的货币过量发行以及国际热钱的投机炒作有很大关系。从长远看,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人民币升值是大势所趋。

 

未雨绸缪,人民币升值会给国内粮食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意味着进口粮食价格下降,国内消费者对进口粮食的需求将会上升,对国内粮食的需求相对下降,整体上有利于抑制粮价的上涨。但具体到不同的粮食品种,存在较大的差异。

 

人民币升值影响最大的应该是大豆市场。2009年中国进口大豆4255万吨,同比增长13.7%,创下历史记录。而同年国产大豆的产量仅为1343万吨(USDA的估计)。进口大豆占中国大豆市场的份额已经达到76%。造成进口大豆激增的原因有以下三个:第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用油及饲料需求激增,大豆难以自给,必须依赖进口。第二,进口大豆物美价廉。第三,国家取消了大豆进口配额限制。后两个原因是最根本的原因。当前港口进口大豆到岸税后价3600/吨左右,比当地国产大豆进厂价要低出200/吨以上。进口大豆不但有价格上的优势,而且在质量上也有优势,那就是出油率高。美国大豆出油率高达20%,而国产大豆只有16%。大豆主要用来榨油,进口大豆出油率高,价格又便宜不少,自然赢得了大豆压榨企业的青睐。人民币升值后,进口大豆势必更加便宜。那么国产大豆的市场空间将会更少。现在政府为了保护豆农利益,以高于进口大豆的价格搞托市收购,国产大豆库存基本上集中在政府手中。人民币升值后,国产大豆托市收购政策必将面临更艰难的挑战,政府有可能成为国产大豆唯一的收购者。这会给仓容造成很大的压力。另外,大豆储存不易,政府最终很可能不得不高价收购、低价销售。取消大豆进口配额也是促成进口大豆激增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四大粮食品种中,大豆是唯一取消进口配额的品种。由于超出配额外进口粮食要征收高达40%-60%不等的关税,而配额内关税只有1-9%,因此配额相当于一个保护,配额外的高关税基本排除了超出配额进口的可能性。1996年取消了大豆进口配额,无论进口多少大豆,进口税率都是3%。这就为外国大豆进入中国打开了方便之门。据说国家有关部门为了解救东北豆农及托市收购困境,有可能考虑恢复大豆进口配额。若如此的话,国内大豆产业可能还有一线生机。

 

人民币升值对玉米市场也有很大的影响。长期以来,中国的玉米出口一直大于进口,2003年以前大量出口,没有进口,个别年份出口超过1000万吨。2003年后玉米出口开始减少,近两年更是大幅下降到只有一二十万吨。在出口下降的同时,玉米也开始少量进口,2009年玉米进口达到8.4万吨。国际市场预期,随着人口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的改善,国内玉米需求将继续高增长态势,中国很快将会由玉米净出口国变成玉米净进口国。人民币升值则会加快这一进程。当前,美国5月船期2号黄玉米对中国港口CNF报价为232.4美元/吨,到港之后完税价为1911/吨,目前深圳蛇口港一等玉米成交价为2010/吨,比美国玉米到港价高99/吨。如果人民币在目前的基础上升值20%,那么进口玉米就具有了很大的价格优势。而且人民币升值也基本上宣告了中国玉米在国际上彻底丧失竞争力,中国玉米很可能步中国大豆后尘,由出口变成进口,并且对进口的依赖一步步加深。但是由于玉米有关税配额保护(2009年配额是720万吨),玉米市场受到的冲击不可能达到大豆的程度。

 

小麦和稻米是中国的口粮,中国在这方面看得很紧,小麦、稻米目前的供需格局是自给略有盈余,有少量出口和进口,但比例都很小。2009年大米进口356810吨,占国内总消费的2.8%;出口786199吨,占当年产量的5.9%;净出口429389吨,占当年产量的3.2%2009年小麦进口904125吨,占国内总消费的8.8%;出口245027吨,占当年产量2.2%;净进口659098吨,国内总消费的6.4%。小麦、稻米的进出口都属于调剂性质。人民币升值,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对进口小麦、大米的消费,但是难以导致大量的进口。目前国际小麦、大米到岸税后价均高于国内,其中进口大米的价格要比国内高出近30%。但是,由于进口大米、小麦均属于优质高档品种,人民币升值后,国内优质大米、优质小麦将会受到较大的挑战。

 

人民币升值总体上有利于增强进口粮食的竞争力,但也不是对国内粮食生产全然不利。人民币升值会有利于抑制当前的通胀,降低国内粮食生产成本及中间环节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增强国内粮食的竞争力。中国是世界上使用化肥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化肥进口国。尽管我国的化肥产量连年增长,但优质化肥生产能力仍十分不足,市场供不应求,需要进口来调节,特别钾肥供需缺口最大,07年以前对外依存度达到70%以上,近几年才稍有改善。据研究,化肥对粮食生产总成本的贡献率也高达20.62%。随着粮食生产机械作业的比例的增加,农业正成为石油消耗大户,油价的变动对粮食生产也有很大的影响。人民币升值,可以降低化肥、燃油的价格,可以有效降低粮食生产成本。

 

另一方面,进口粮食竞争力的提升,在挤压了我国粮食市场份额的同时,也极有可能为国内粮食市场带来“鲶鱼效应”,注入产业升级的新动。多年来,国内粮食市场除了大豆完全放开之外,玉米、小麦和稻米等品种都在国际贸易中有严格的限制,来自国外粮食企业的竞争大部分被挡在门外。现在国际粮价波动通过货币因素传输到中国,虽带来了风险,但也使长期处于低级、无序竞争的国内粮食市场不得不直面新的竞争形势,从而倒逼国内粮企重新审视自己。有如在一群沉寂的沙丁鱼里放入一条横冲直撞的鲶鱼,有时候我们不得不依靠来自外界的“负激励”来为某个停滞的系统带来生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分享到: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c) 罗定市粮食储备管理中心 ,未经许可 不得擅自复制、镜象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 罗定市粮食储备管理中心  承办单位: 罗定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罗定市粮食储备管理中心 制作和维护   
ICP备案: 粤ICP备09004295号    网站标识码:4453810038    公安备案: 粤公网安备 44538102000008号